《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意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发布者:廖元杰发布时间:2022-06-23浏览次数:永利官网166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意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yl6809永利官网 刘薇




2022610




目录

一、 课堂简介1

二、 课堂教学目标1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二)思政育人目标1

1.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让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2

2.正三观、养爱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2

3.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政治格局和世界大局观。2

三、 课堂教学设计2

(一)设计理念2

1.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状况2

2.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

3.搭建学习平台、使学生共同参与3

(二)思政育人主题与结合点3

1.课程内容直接符合思政育人要求3

2.将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结合3

(三)思政育人融入方式3

1.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3

2.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3

(四)实例:举一个思政育人主题的教学实例4

1.情景体验式引入案例教学4

2.探究式讨论展开4

3. 结合课堂内容讲解“中国方案”、“中国智慧”4

四、 教学效果4

(一)特色4

1.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紧密结合4

2.紧追实时,以情景体验方式增加学生共情4

3.教学手段多样,注重课堂师生互动4

(二)成效4

1.达到专业教学和思政育人目标统一4

2.师生反馈5


  1. 课堂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史和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课主要讲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意义,从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两个角度,让习近平法治思想走入学生的思想,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探究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先进教学理念,即以构建主义理念为指导,启发和引导学生逐步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了解、学习、贯彻、拥护,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1. 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了解其体系及其具体内容。

古人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本课在先了解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后,带领学生系统阐明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系,并讲解相关内容,根据学生的提问,重点讲解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部分重点内容,如人类共同价值观,同时为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1. 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揭示世界法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的方法。

本课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之处入手,结合世界法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系统讲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如何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世界历史进程中法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交流互鉴的规律,使学生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球化时代世界法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的重要意义。

  1. 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方案的重要论述。

本课从深刻揭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必然性、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指明方向、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三个角度,结合实时新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方案”,并帮助学生建立起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格局的学习方法。

(二)思政育人目标

  1.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让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习近平法治思想,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课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意义的角度,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2.正三观、养爱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本课程用习近平法治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政治格局和世界大局观。

通过理论、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法学生专业思想水平以及专业素养。本课程从世界层面分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意义,讲法学和政治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以及世界大局观。

  1. 课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状况

为使法学理论知识教育以及思想交流效果更佳,教师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带动学生思考、学习。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拓展教学思路;保持教材内容鲜活,具有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多角度完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程体验感。

2.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众多内容,且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思政课上学生会提一些尖锐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因此要积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搭建学习平台、使学生共同参与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受众,课程建立了线上平台,方便全体同学共同学习,并且符合现阶段国家针对新冠疫情所做出的社会学习、生活要求。

(二)思政育人主题与结合点

1.课程内容直接符合思政育人要求

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本就是法治课程,且其也是思政课必不可少的内容。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其正确的法治思想就是思想政治的典型代表,其众多先进思想部分中的法治内容本也是法学内容的重要体现,这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先进性的表现。

2.将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结合

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在不同学段,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

思政育人融入方式

1.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列宁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这里面,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

2.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有人提出把思政课变成隐性课程,完全融入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中,这是不对的。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本课程直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重点对显性教育的突出。

(四实例

1.情景体验式引入案例教学

近几年全球疫情形势不可小觑,各国对于疫情采取的思想、态度、策略各不相同,本课播放了疫情相关情况的数据报告以及各国后疫情时代的情况,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谈谈对中国方案、中国思想、中国智慧的理解。

2.探究式讨论展开

根据情景式体验代入后,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讨论中国方案以及中国智慧的体现,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参与、反响热烈、分别提出不同的理解。

3.结合课堂内容讲解“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结合人类共同价值、政治文明等知识点,从多角度对案例进行了分析“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把握人类法治文明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中华法系和法制文明传统,正确解读中国现实、总结中国法治经验,回答人类法治进程中的普遍性问题,为世界法治文明进步提出了中国主张。

  1. 教学效果

)特色

1.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法学专业知识,尤其是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充分结合思政教育、选题恰当,“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意义”从基础知识讲到意义,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想政治元素,进行凝练与主题升华,再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场景之中。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遵循先明确主题,再找准切入点。整个课堂的教学以专业知识为根基,自然贴切的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

2.紧追实时,以情景体验方式增加学生共情

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强调创设情景式课堂,强化学生在情感上的共情与认同。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景体验的方式,使学生生动深刻地感受到全球疫情问题。当学生实现情感共鸣与精神升华时,所学的知识会进一步内化和深化。

3.教学手段多样,注重课堂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采取了情景体验、教师授课、课堂辩论、主题开放式讨论等教学方式,一方面以不同教学方式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强化学生的参与作用,课堂教学内容也随着学生的反馈进行动态调整,强化师生共建。

(二)成效

1.达到专业教学和思政育人目标统一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改善了以往思政课程敷衍化的现象,老师认真教学、学生也认真听讲,并且深入理解,很好地实现了专业教学和思政育人目标统一的效果。

2.师生反馈

课程结束后,及时做了采访,上课教师说:“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此课程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我们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学生也反馈如下:“这个课程让我学有所思、思有所获,完全改变了我对思政课程的看法,老师的教学方式有趣多变,让大家觉得其实思政课很重要,也不乏味,逐步建立起了我对思政课的兴趣,也提升了专业素养、政治水平以及健全了世界观。即使思政课程结束,本人也会持续不断学习的。”